“Auslaw × 建新”国际实习奖学金 · 获奖人泮施彤介绍与实习总结

写在前面:✨选择澳和律业,遇见更优秀的自己

作为专注于跨境法律服务的专业机构,澳和律业在中澳法律实务领域深耕多年,不仅拥有熟悉中澳两地法律体系的资深律师团队,更搭建了完善的实习生培养体系 —— 从基础技能培训到实战项目参与,从庭审旁听安排到一对一职业指导,每一个环节都精心设计,只为帮助实习生快速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衔接。

律所长期关注中国企业出海澳洲的法律需求,在经贸纠纷解决、家庭法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成功案例,能为实习生提供接触真实跨境法律业务的宝贵机会;资深律师耐心细致,同事之间互助协作,即使是初来乍到的实习生,也能快速融入,在鼓励与支持中大胆尝试、突破自我。

如果你是怀揣法律梦想的法学学生,渴望在跨境法律场景中锤炼实战能力,希望提升法律英语水平、深入了解澳洲法律体系,愿意主动学习、敢于跳出舒适区,澳和律业是你绝佳的选择。

未来,我们期待在布里斯班的办公室里,见到更多眼里有光、心中有梦的法学小伙伴。在这里,你不仅能收获扎实的专业技能、开阔的国际视野,更能在资深律师的指引下,找到属于自己的法律方向,与澳和律业一起,在跨境法律的道路上坚定前行,奔赴更广阔的未来❤️

暑假漂洋过海去澳洲律所实习4周,是什么体验?

文章来源:浙大宁理传媒与法学院

澳洲研学之旅——跨越半球的法律实践:我在布里斯班的实习成长之旅

内容来源:泮施彤,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传媒与法学院法学23级学生

跨越半球的法律实践——我在布里斯班的实习成长之旅

南半球四周实习,收获的不仅是专业知识,更是对自我与世界的重新认识。

从全英文环境下的紧张无措,到独立完成跨境法律检索、直面澳洲司法现场,我在澳和律业(Auslaw Partners)的每一天都充满了挑战与收获。这是一段独特的海外实习经历,不仅让我亲身体验了澳洲法律体系的运作,更让我在跨文化环境中实现了自我突破与成长

一、专业能力提升与认知收获

01.实战任务:从法律检索到案例汇编

专业方面,在实习的前两周,我主要协助导师完成法律检索与案例整理工作,以及完成文件整理、归档等基础性工作。在导师的指导下,我熟练掌握了LexisNexis、AustLII等专业数据库的使用,并参与撰写了《中国企业出海澳洲常见经贸法律纠纷案例汇编》,为在澳中资企业提供法律风险参考。在该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法律英语的重要性——无论是检索关键词的选取,还是判决书的精读与归纳,都需要扎实的语言功底和对澳洲法律体系的初步理解。与此同时,我也接触到Native Title(原住民土地权)、APPs(澳大利亚隐私原则)等具有本地特色的法律领域,扩展了对跨境法律问题的认知边界

02. 深入司法现场:法院旁听与案件咨询

当实习进入后半段时,我们非常荣幸获得了前往昆士兰州最高法院旁听的机会。庄严的法庭氛围、法官严谨的逻辑推理以及律师之间的激烈辩论,让我直观感受到澳洲司法体系的运作方式。尽管案件内容复杂,但这种“沉浸式”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我对澳洲法律审判程序的兴趣

此外,我还旁听了家庭法咨询与财产法咨询会议,观察到律师如何在与客户的沟通中快速定位问题、提供初步方案。这种高强度、高信息密度的咨询服务,让我意识到律师不仅需要专业知识,更需具备高效沟通与共情能力。不仅如此,让我印象深刻的是,在咨询过程中真切感受到中澳两国在法律实践中的显著差异,尤其是在婚姻关系与房屋过户方面

婚姻法领域,婚前协议及其效力认定在澳大利亚与中国存在较大不同。例如,在中国签订并符合法律规定的婚前协议通常被认可为有效,而在澳大利亚,此类协议可能不被直接承认。澳大利亚法院在财产分割中通常不严格区分婚前与婚后财产,即便房产登记于女方名下,男方仍可能主张权益,具体比例则会综合考虑经济贡献、非经济贡献以及公平原则等因素。此外,澳大利亚法律承认事实婚姻关系,只需同居满12个月即可能构成,这与我国以婚姻登记为成立条件的制度存在明显区别。

产权法方面,昆士兰州规定房产过户必须由律师作为第三方介入执行。其中几点与中国差异显著:其一,澳大利亚的财产保险制度覆盖范围更广,包括地板、家具等均需单独投保;其二,房屋过户合同中通常会设置“冷静期”,即在合同签订后的一段时间内,买方有权无条件解除合同,这为购房者提供了反悔的机会。

 

二、文化体验与跨界学习

除了律所工作,我也充分利用闲暇时间深入本地文化场景。从落地后第一顿在库塔山俯瞰布里斯班全景的午餐,到摩顿岛亲眼见证鲸鱼跃出海面、亲手喂食野生海豚,每一次与大自然的接触都让我感受到这片土地的辽阔与生机。同时常常穿梭在城市中,也让我更加适应了当地的生活节奏。Southbank的悠闲、故事桥的夜景、市政厅的庄严,都让我对布里斯班的文化底色有了更直观的理解。在Botanic Garden听讲解员介绍本土植物,在龙柏考拉园近距离接触袋鼠和考拉,这些体验都让我意识到澳洲人注重生活品质与自然共生的态度。不仅如此,我还参观了昆士兰州博物馆、实地探访了昆士兰大学、墨尔本大学。这不仅让我对澳大利亚的历史与自然资源有了更系统的了解,更让我感受到澳洲高校开放的学术氛围和以人为本的教学环境

此次行程,我还前往了墨尔本与黄金海岸。走过弗林德斯火车站、维多利亚女王市场、圣保罗大教堂和皇家拱廊,感受另一座城市的历史与现代交织的气息。站在大洋路的十二门徒石前,我被自然的壮美深深震撼;而在Gold Coast和拜伦湾的阳光下,我又彻底放松了身心。

正是因为这次实习,让我get到了许多人生的初体验。第一次现场观看NRL比赛、第一次见证布里斯班EKKA狂欢节的热闹、第一次在海外品尝了海底捞的“家乡味”等等,这些经历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,也让我更深刻地理解到:文化差异不是距离,而是更多元的理解方式。我开始学会用更开放的心态去接纳不同背景的人与事,也更清楚自己在一个全球化背景下的位置。这段日子,我不仅在旅行,更在成长

三、自我能力提升与职业规划

此次海外实习经历,不仅让我亲历异国法律环境,也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。借助网络课程与相关证书的考取,我的专业技能得到了切实提升;而澳洲多元社会的浸润,则让我的世界观与人生观悄然发生转变,也推动我对职业与人生规划展开了更深层次的思考

在与律所律师交流的过程中,我系统梳理了在澳洲成为执业律师的路径:通常需完成法学学位(LLB或JD)、修满实践法律培训(PLT)课程,并申请成为州最高法院的注册律师。这些信息为我未来的学业与职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。实习临近结束时,与带教律师的一次深度对话,尤其让我受益匪浅。他建议我们不必急于确定长远规划,而应先深入认知自己的特质与倾向——只有在真正了解自己之后,才能做出更合适的选择。他还特别强调,回国后应持续巩固法律基础、提升专业能力,并积极关注数据合规等新兴领域的发展。同时,他指出,国际化法律人才不仅需熟悉不同司法管辖区的规则,更要善于跨文化沟通、具备高度的适应能力。这番话深深触动了我,也让我更清晰地反思自己的定位与发展方向,进一步坚定了内心的选择。

四、结语:在世界中,寻找自己的坐标

在布里斯班的这段实习,对我来说远不止是一次专业实践,更是一场走向独立、走向世界的成人礼。我从一个依赖家庭、害怕犯错的学生,逐渐成长为能够独立应对生活挑战、勇敢表达观点的准法律人。我学会了如何用英语在超市购物、用Translink高效通勤、使用Uber应对紧急出行;也经历了电话卡故障、遭遇诈骗等突发情况,最终都成功化解。这些经历让我相信:人生的精彩,不在于避开所有困难,而在于在困难中依然选择前行

虽然实习只有短短一个月,我却收获满满,遇见了温暖的人,也度过了最美好的一个夏天。衷心感谢NIT澳大利亚海外实习项目提供的宝贵平台,感谢学校、学院和老师们一直以来的支持与帮助,也感谢澳和律业每一位同事的指导与包容。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,我能带着这份历练与回忆,在法律的道路上走得更远、更坚定